新聞資訊/ NEWS
民以食為天。保障國家糧食安全,最根本的是要保護耕地。四川作為農業大省,保護好耕地一直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。近日,記者探訪了四川耕地保護的智慧中樞——“天府調查云”平臺。該平臺通過“空天地”一體化布局,織起了耕地保護的智慧監管網。
天眼“盯梢”
衛星遙感影像“揪”出違法用地
在負責“天府調查云”平臺研發的四川省國土科學技術研究院(四川省衛星應用技術中心),記者見到兩張幾乎一模一樣的衛星影像圖。
“這張圖上是一片綠色,這邊就變了,仔細看有個黃色的點。”該院遙感所所長方錚介紹,這是間隔半年時間拍攝的影像,粗看一樣,但機器能夠識別出細微變化。隨后,經過調查人員實地核查,這個小黃點就是一處違法占地建房。通過系統初步識別,再由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現場核實,違法用地的問題就這樣一個個被“揪”了出來。
據悉,該系統底圖是高分辨率的衛星影像圖。由衛星發來的照片匯集到地面接收平臺,但并不能直接應用,要通過一系列復雜的操作才能成為底圖,這個過程被稱為“遙感解譯”。
四川省衛星應用技術中心是自然資源部第一批獲準建設的9家省級衛星中心之一,也是全國第一個掛牌成立的省級衛星中心。自2019年1月開始接收自然資源陸地衛星遙感數據,涵蓋了普通光學影像、立體像對影像、高光譜影像、雷達影像等多種數據類型。
“通過解譯的照片,可以看出地里種的是水稻還是果樹,能夠對耕地‘非糧化’進行有效監管。”方錚說,隨著衛星遙感技術的進步,平均每三個月就能對四川全域進行一次全覆蓋監測。
地網“布控”
人技結合開創耕保新局面
天眼“盯梢”,還需要地面配合。四川提出建立起衛星遙感“天上看”、視頻監控“實時看”、田長負責“及時管”、耕地網格員“地上巡”、公眾參與“隨手拍”的“空天地”一體化全覆蓋耕地動態監測新機制。
其中,“天府調查云”是連接“人”“技”的重要平臺。目前“云”上有三個模塊功能,分別是調查監測、耕地保護、執法監督。
打開“天府調查云”手機APP,點開“耕地保”模塊,在衛星遙感影像圖上圈一塊地,就能查詢到土地分類、權屬、規劃、是否占基本農田等信息。如果發現疑似破壞耕地的線索圖斑,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系統進行比對。在此基礎上,到現場拍攝圖片上傳舉證,市、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核實確認處理,省級最終匯總分析并移交違法亂占耕地線索。
據介紹,在沒有該平臺以前,各類數據沒有打通,即使在自然資源系統內部,要核實一塊土地是否可以選址利用都需跑很多個部門,找不同的底圖信息進行比對。有了“天府調查云”平臺,地塊信息集成疊加,無論是農村建房選址,還是重大項目落地,勾畫地塊一比對就一目了然,為管理人員節約了大量時間。
值得一提的是,四川還開發了面向公眾的“耕地保”隨手拍模塊,邀請廣大群眾參與耕地保護與監督,不論是發現耕地挖成了魚塘,還是看到鄰居毀田種樹,都可以上傳拍照,所有的信息將由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核實。
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將圍繞耕地“空、天、地”一體化感知技術、關鍵要素的原位探測技術等,通過對海量遙感數據、監測數據、調查云數據的挖掘分析,結合大數據、無人機技術等新型技術,預判耕地資源變化態勢,預警耕地資源安全風險,真正做到耕地智慧、動態監測監管。